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世界10大石油公司 60年后路在何方?

世界10大石油公司 60年后路在何方?

當所有主要油井開采完畢后,石油巨頭們將面臨何種結果?破產!這并不是正確答案。他們會繼續在可盈利項目上投資數十億美元,以實際行動打消我們的疑慮。那么石油巨頭們的未來究竟將如何發展?

Ryan Carlyle ?石油工程師

未來六十年,石油公司依舊會持續進行鉆井和采油作業。但是,石油公司的規模會逐漸縮小,并且幾乎只能采集非常規類石油,如焦油砂和頁巖油。顯然,這需要更高端的設備、更先進的技術和更多的成本,但這些在未來完全不成問題。

雖然易開采的石油儲量越來越少,但據目前需求預測來看,現有的石油資源足以支撐至少一百年。石油公司不斷追尋新的核心技術以保證巨額利潤,但實際上,油企大部分研發費用都集中用于如何開采非常規石油,而不是研究如何取代石油。他們在地熱鉆井和水鉆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這方面工作的所得利潤是微不足道的。

世界10大石油公司 60年后路在何方?

石油作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其替代品十分有限,因此油價會繼續上漲,直至其他昂貴商品生產線在油價面前也顯得低廉。

深海石油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目前,油企將投資重點放在開采深海石油上是不劃算的。因為最新的數據顯示,當前油價在每桶40-50美元區間,而加拿大焦油砂價格則為每桶65-75美元。

1990年至今,油井的石油儲量平均開采率為10%。當然,根據修復技術不同,油井之間會出現較大差異。而高油價不僅能使新資源更加具有經濟可行性,還能刺激半枯竭油井增產。所以在當前油價下,單一油井的產量可能是1990年的兩倍。若油價再次上漲,估計許多號稱“已枯竭”的油井可能會安裝更高端的恢復生產設備,以煥發新的活力。

油價上漲還會引起需求下降,因為電力產業會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且運輸業也會尋求其他儲能媒介。在邊際供給增加和需求下降的雙重影響下,我們期盼看到的是穩定的、石油消費逐漸降低的一個階段,而不是普遍認為的斷崖式下跌。這樣油企將會有數十年的時間來改善他們的商業模式。

Guy Maslen 地球物理學家

六十年后,部分石油公司將會消失,另一部分將會在毀滅性變革中生存下來。這有些類似于數碼相機的誕生對柯達公司和富士公司產生的影響。

石油資源是否會枯竭還沒有定論,但隨著科技發展,已探明石油儲量似乎越來越多,并且其發現速度快于需求增長速度。而值得牢記的是,由于鯨魚油逐步枯竭,石油業初始發展的目的就是為油燈提供燃料,汽油在當時只是廢品。其后,電力行業的發展才使石油業日漸輝煌,所以需求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從今后的發展趨勢來看,石油業將會有以下幾種發展趨勢,即石油將會被用作化工原料;部分石油公司會向新能源領域轉變,如雪佛龍和道達爾分別在地熱領域和太陽能領域加大了投資力度;一些公司會將鉆井和天然氣方面的知識運用于碳捕集與封存項目;奧迪公司對于二氧化碳中性液態烴燃料的研究十分深入,油企將是該公司在分銷及擴大生產規模方面的理想合作伙伴。我期待著未來能在加油站內看到“碳中和”柴油泵。

Jason Hyun 麻省理工17屆——化學工程師

據我推斷,60年后,大部分的石油需求將會由其他能源代替。

首先,就重塑新能源公司而言,很多油氣技術甚至設備可以被賦予新用途,最顯著的是在非傳統天然氣方面的開采。對于地質與油藏的理解也與碳捕集與封存(CCS)有關,IPCC2014報告預測,天然氣和生物質發電若想達到二氧化碳零排放,相關機構必須注重CCS技術。

世界10大石油公司 60年后路在何方?

其次,部分水力壓裂技術也能激發地熱資源,理論上來講,在資源較豐富地區,這些地熱資源足夠滿足大量發電需求,雖然目前在成本競爭方面它并無優勢。

最后,隨著合成生物學的快速擴張,大量下游精煉設備也會被賦予新生命,來生產替代石油產品的生物合成品,例如燃料、潤滑油、藥品、化妝品前體、塑料前體及特種化學品等等,盡管很難相信這些產品的產量能與目前石油的生產率持平。

Elias Azrak

傳統汽車領域擁有超過30萬名主攻內燃機方向的工程師,與之相比,電動車領域工作的工程師則少之又少。大眾公司目前研發出了一款“王牌”節能汽車,每加侖油可以使汽車的續航距離達到300英里,這意味著駕駛員在一年內只需要為汽車加滿一到兩次油就可以,但美國卻禁止銷售此款超級汽車。在努力降低碳排放的時代,這不禁使我們感到疑惑。

油企正呈多元化趨勢發展,雪佛龍目前已擁有風險投資部門,而在法國,石油公司仍然是生物燃料的行業領導者。雖然南非處于世界格局之外,但身處其中的石油公司Sasol依然以Fischer-Thorpe理論為依托,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術,在將煤炭轉化為石油的道路上堅定前行。巴西當地加油站的特色是提供四種不同的燃料可供選擇,包括柴油(B3)、汽油 (E25)、可燃燒的液態乙醇 (E100)以及天然氣 (CNG)。

匿名

從供應角度來看,油氣行業依然蘊含著無限潛能。目前,我們可以使用的石油資源僅僅是冰山一角。隨著新地震勘探技術逐漸普及、數據和地質測繪圖的大量收集,勘探會變得更加有效,若加以時日,突破性發現將指日可待。此外,鉆井技術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油企甚至可以從北極開采石油,這是令人非常震驚的成就。

當然,若石油資源枯竭,我們也就沒有真正的冰山可以倚靠。石油帶來的環境問題及社會大眾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是另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未來幾十年,石油仍然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但環境和利益作為魚與熊掌,是不可兼得的。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一些石油公司要高舉大旗,拼命掙脫自己不環保的烙印了。英國石油公司(BP)就是一例,深水地平線的爆炸事故,不論是從罰款還是公眾影響方面,都讓BP付出了幾近破產的慘痛代價。

世界10大石油公司 60年后路在何方?

溫室效應日趨嚴重,但我并不覺得社會對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影響保持了足夠的警惕。能源結構需要更高的含碳比例只是一種假象。因為,發電廠的原料正逐漸由煤炭轉變為天然氣。若這種情況得以持續,世界能源結構將從以碳為基礎慢慢轉變到氫能源經濟(當然,生產方式與目前煉油廠的基礎設施有關)。并且,只要碳元素能在相關生產系統中轉化為固體,而不是二氧化碳氣體的形式,那么利用氫氣產生電能也并非癡人說夢。對于油企而言,突破這些壁壘會讓人感覺非常刺激,而對于石油業的工程師們來講,未來真的令人十分期待。

Matt Bennett 尋求冒險的軟件工程師

幾乎這里所有的回答都注重于化石燃料供給方面,新的提取技術和緩慢的市場力量允許行業內進行逐漸的調整。

沒有能源公司會承認他們的資產可能會陷入困境,但明智的人肯定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那些考慮多樣化或者以合并及兼并方式進軍新能源行業的公司,已經有了極大的存活機會。

Richard Ottolini

海底大陸架上存在甲烷水合物并不代表那里存在大量油氣資源,若要強行開采,就要面臨高壓、高危及高昂成本等一些列問題。所以目前,除日本在此方面仍有一個項目在進行外,幾乎沒有國家會繼續對此進行投資。但部分工業經濟學家指出,在21世紀30年代,石油行業將會迎來巔峰,到那時,甲烷水合物可能會成為行業生產的目標。(P.S.2010年BP在墨西哥灣發生的那起眾所周知的漏油事故,間接證明了甲烷水合物是多么難以控制)。

Giesen Duan 中國90后——Shell 潤滑劑部門員工

基于對于殼牌的了解,我認為大部分油企正尋求一種新方式來為公眾提供能源。 殼牌擁有世界領先的研發速率,他們正努力研發新技術,如太陽能和潮汐能。所以,若石油儲備枯竭,油企規??赡軙s小,但是他們可以通過其他收益存活下去。

來自/Quora ? ? ? ? 編譯/邢振宇 徐文鳳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阿佳徐
石油圈認證作者
畢業于黑龍江大學英語口譯專業,具有豐富的翻譯工作經驗。致力于觀察國際油氣行業動態,能夠快速、準確傳遞油氣行業最新資訊,提供豐富的油氣信息,把握行業動向,為國內企業提供專業的資訊服務。(QQ:348418756)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