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本周專題:深水】多級泵回接技術緩解低油價深水開發之痛(二)

多級泵回接技術緩解低油價深水開發之痛(二)

海底增壓是一種新興的深水回接開發系統,也是現存最有效、最經濟、最可持續的深水油藏開發手段。然而,現存的回接技術還很不成熟,還需要特殊的安裝方案和新技術來補充,相較于海底增壓系統處于明顯劣勢。

來自 | World oil
編譯 | 張德凱

在油價處于高位時,為了優化深水油氣開采,開發商對多種方案進行了對比,包括水驅、氣驅及其他EOR/IOR方案。在這些方案展現出提高采收率潛力的同時,也伴隨著高成本、高技術風險等問題,這些問題在高油價時期并沒有引起足夠的注意。隨著油價下跌,開發商逐漸意識到不同開發方案對最終受益的影響,對比之后發現回接方案是唯一能夠滿足當今市場狀況的開發方式。

回接作業的特殊注意事項

回接作業與新型的集成作業主要有兩點差別。首先,回接的定義是將新的生產設備等連接到已有設施(如平臺、FPSO、TLP等),通常要求對現有設施進行一定的改造,其中回接作業頻率最高的終端是生產設施。在諸多回接技術中,多相泵能夠最小化終端設施的影響,所以也是最容易成功的,同時多相泵安裝更簡便、對終端的適用性更強,設備更簡單,無需進行高成本的設備改造等額外作業。

其次,回接作業通常需要使用更長的輸送管線,這時輸送成本是整體操作成本的主要部分,所以就要保持較低的輸送成本。目前有兩種新的方式來闡述這兩點重要的區別。

在高油價時期,海床泵輸設備成為了同類價格產品的犧牲品,開發商過度強調深水海床泵輸設備的高規格,更希望采用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設備,而忽視了簡化泵系統技術標準的重要性,忽略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而現在,深水開發商開始意識到了他們為供應商制定的特殊規格及標準化等問題。另外,由于油價低迷,為了降低作業成本,單泵系統現在的應用更加普遍,開發商也更傾向于縮短作業周期,而降低了設備冗余的要求。開發商的回接成本中有30%以上是由水下泵輸系統設備重新配置造成的。所以選用替代泵輸系統(PLET/PLEM等)、優化設備允余和閥門等部件,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替代方案。

新型低成本方案

高昂的頂端設備改造,是限制棕色油田和回接作業應用海床泵的主要因素之一。頂端設備主要負責海床多相泵的動力供應、泵速控制、閥門控制以及防護液壓系統,用以保持泵輸系統的機械密封正常。但是在某些應用中,這些復雜的頂端設備嚴重限制了MPTB的應用,或是嚴重縮短了回接設備的運行壽命。近期出現了一種新的“無頂端設備”MPTB概念,主要在液壓防護系統和泵速控制兩方面進行了優化。泵輸系統的動力供應可以安裝在頂部或是水下集成設備中,本文將主要討論動力供應以外的部分。

設備集成點成本

由于現行回接作業的管輸距離更長,集成點的成本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視。簡化多相泵集成點配置是一種可行的方案,作業者可以通過使用無頂端設備的設計來消除液壓防護系統的使用;另外,共用其他海外設施的動力電纜也是一種非常有潛力的降本方案,這在其他行業(如海洋發電)已經非常常見了,業內普遍認為這是一種有效的降本方案。

液壓防護替代系統

目前應用在深水中的泵輸系統都配備一個液壓防護系統,可以保持馬達向泵的方向為正壓,促進液流通過機械軸密封。使用該系統的同時,必須要安裝頂端液壓模塊,液壓管線要覆蓋整個系統,這無疑增加了泵系統的復雜性。與此相反,新型的系統極力避免液壓防護系統的使用,可以同時降低系統復雜性和成本。

液壓防護系統的替代產品

深水泵生產商正在進行傳統液壓防護系統替代產品的研發和測試,新型系統有望在深水開發中應用,同時達到優化頂端配置的目的。新型的防護油通過液壓管線連接水下采油樹、閥門等,同時可以起到保護多相泵的作用。研發人員對新型防護油在馬達、保護器中的應用進行了復雜性研究,同時考察了其在多相泵保護方面的功效。如果現存壓力管線技術仍能應用于深水作業,那么采用新型防護油只需一根裸電纜即可滿足應用要求,能夠大幅度降低成本,同時還消除了頂端設備的使用。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