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能源需求結構漸變 油企如何謀求生存之道?

能源需求結構漸變 油企如何謀求生存之道?

近幾年持續的低油價對那些早已習慣了輝煌的產油國經濟造成了破壞性的打擊。伊朗制裁的解除及其自身具備的快速恢復到2012年制裁前生產水平的能力,導致原油市場供應嚴重過剩并增加了油價下行的壓力。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石油行業持續目前的現狀呢?石油行業應怎樣謀求出路?

搶奪市場份額:穩定經濟or自我毀滅

油價突然暴跌時,主要產油國才意識到自己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情形之中,驟降的石油收益根本無法平衡財政預算。各國預期的經濟增速實在難以企及,但為了維持經濟增長,他們又不得不采取一些緊急措施來應對石油收入減少所帶來的影響,如實施財政緊縮政策、縮減或推遲一些重大項目、取消能源補貼、調用主權財富基金等??蓡栴}是,如果這種情形持續更長一段時間的話,他們還能維持多久?

50美元/桶以下的油價很可能還要持續至少一年左右。除非包括OPEC和主要非OPEC產油國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一致配合凍產或減產。但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所有的產油國都不愿通過減少石油收入來增加財政赤字。各國都試圖以更低的油價來搶占市場份額以生產銷售更多的石油,從而減小預算赤字。

例如,盡管全球石油供應過剩,但沙特仍創下石油出口量歷史新高的記錄,這或許是產油國之間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各國都在生產出售更多的石油努力維持低迷時期的經濟狀況。他們紛紛采取單獨的降價增產行動,而這將繼續增加早已過剩的供應量,進一步給油價下行施加壓力。由此可見,一味的降價以求銷量的做法很有可能造成適得其反的后果。但是,假使油價上升了,石油行業的窘境就會自然而然消失嗎?
?
石油需求VS監管改革

油價下跌只是導致石油行業衰退的原因之一,歸根結底石油銷量如何還得看市場需求。各大國際機構總是預測亞洲擁有強勁的石油需求,尤其是中國和印度。例如,BP預測非OECD亞洲國家石油需求量可能在2015-2035年期間增加1500萬桶/天,IEA的預測數據為1100萬桶/天。

但中國和印度正采取的諸多舉措很可能導致上述預測難以成真。而這種樂觀的預測可能導致一些石油公司對油氣上游行業過度投資,進一步打破石油市場的中長期平衡。

在控制污染方面,中國和印度正在采取一系列的監管措施和立法舉措。例如,中國2014年汽車總銷量的增長率為6.9%,而2015年汽車總銷量為2460萬輛,僅增長4.7%。銷量增長率的降低,一部分要歸因于中國疲軟的GDP增速,另一部分要歸因于中國采取的一些舉措,如政府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通過搖號購車、限號出行和逐漸提高的平均能耗標準的方式,限制了汽車銷量。

電動汽車行業在中國市場的快速滲透是降低中國石油需求增長率的另一因素。相反地,印度汽車保有量則持續飆升,因此該國的石油需求量預計還將增加。然而,印度法院宣布了一些關于控制大氣污染尤其是控制城市地區大氣污染方面的裁決。例如,2015年印度最高法院公布的一項裁決涉及禁止在新德里出售豪華的柴油汽車,印度國家綠色法庭(National Green Tribunal)是一家特別的環保法庭,其在上個月指導政府作出禁止駕駛人在首都駕駛使用期超過10年的柴油汽車的決定。

石油需求VS汽車行業結構性變化

內燃機汽車(ICE)的發展已有百年歷史,其在汽車行業持續占據著領導地位。而過去的高油價和環境問題則推動了汽車行業的變革,促使汽車行業從內燃機汽車領域向電動汽車(EV)和燃料電池汽車(FCV)領域邁進。汽車行業的變革對石油公司來說意味著什么呢?石油公司是否需要新的長期戰略計劃以維持商業上的成功?亦或是采取維持現狀的策略保持原地不動?如果忽視現有威脅、坐以待斃的話,他們也許無法完成長期的發展目標。

不容忽視的是運輸業對石油的需求量超過了石油總需求量的72%,而這72%的石油需求量中,有超過80%的份額是與公路運輸相關的。未來幾十年里電動汽車的快速普及無疑將代替大量的石油需求,這種趨勢可能會對石油工業造成致命的打擊。

直到最近,石油行業都還沒有對汽車行業發生的變化給予過任何關注。然而,近期幾乎所有的內燃機汽車制造商都宣布,他們將逐漸從內燃機汽車領域向電動汽車領域過渡。比如大眾和奧迪瞄準了電動汽車市場,他們計劃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銷售量要達到銷售總額的25%或以上,同時梅賽德斯也即將推出一系列電動汽車,其他汽車制造商如現代、寶馬、通用汽車、雪佛蘭博爾特、特斯拉等也公開了未來的電動汽車發展規劃。

一些汽車公司正計劃,到2050年以后他們將完全停止生產內燃機汽車。此外,國內快遞物流方面也開始引入半自動和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及無人機來進行交貨,必將對全球的石油需求產生重大影響。這種模式的轉變對石油企業來說意味著什么?顯然,電動汽車的快速滲透將逐漸代替公路運輸這一主要的石油消費源。最近發表的《喚醒油企:電動汽車將減少石油需求》一文預測,在參考基準情形下,電動汽車到2040年將替代1380萬桶/天的石油需求量,在預測上限情形下,這一數字可能將達到3950萬桶/天。這應該被看做是對石油行業的警告,石油行業應該警醒!

為了避免石油行業全面崩潰,一些油氣公司使油價處在50美元/桶的低位來提升原有的銷量,這是為了阻止電動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嗎?或者更確切地說,導致低油價的原因是技術創新還是一些國家為了自求生存而采取搶奪市場份額的破壞性政策,而這些政策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保護石油行業?不管怎么說,一些明智的公司已經摒棄了單純開展油氣業務的舊觀念,開始向可再生能源領域延伸。我認為大多數的石油公司會在為時已晚之前制定新的戰略。那些堅持 “守舊”的公司,將會發現自己輸得一敗涂地。

工業革命使化石燃料成為了主要的能源,內燃機的發明使石油需求大增;而如今可再生能源的逐漸廣泛利用,降低了對化石燃料的需求;特別是電動汽車的普及,使運輸業這一石油需求量最大的行業對石油的需求持續降低并在未來有取代石油的趨勢。

總之,石油行業的衰退應該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油價下行,導致產油國人人自危,紛紛降價促銷以求銷量,造成供應過剩市場飽和的結果;二是需求下降,由可再生能源為基礎而衍生出來的市場極具發展潛力,搶占大量能源市場份額;三是創新能力不足,處在傳統與革新的邊界,守舊只會消亡,石油企業不能再坐以待斃了。希望石油行業能基于自身不足,找到發展前進的方向,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行業低迷,問題頗多!您同意上述觀點嗎?歡迎大家各抒己見,多多留言,共同探討,直面風雨,分享各自看法、見解以及經驗,小編坐等您的留言吆!

作者/Salman Ghouri ? ?譯者/白小明? ? ?編輯/徐文鳳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阿佳徐
石油圈認證作者
畢業于黑龍江大學英語口譯專業,具有豐富的翻譯工作經驗。致力于觀察國際油氣行業動態,能夠快速、準確傳遞油氣行業最新資訊,提供豐富的油氣信息,把握行業動向,為國內企業提供專業的資訊服務。(QQ:348418756)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