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專注油氣領域
與獨立思考者同行

油企將輸給EV?別開玩笑了

油企將輸給EV?別開玩笑了

在汽車行業,內燃機汽車(ICE)一直占據著領導地位。而曾經的高油價和環境問題共同推動了汽車行業的變革,使其從內燃機汽車領域向電動汽車(EV)領域邁進。這是否意味著石油行業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各大油企是否要立即采取行動以應對EV威脅?

運輸業占據著72%的石油需求總量,其中超過80%的需求份額與公路運輸相關。一些人認為,未來幾十年里電動汽車的快速普及將代替大量的石油需求,這種趨勢可能會對石油工業造成致命的打擊。

此外,國內快遞物流方面也開始引入半自動、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及無人機來進行交貨,這也必將對石油需求產生重大影響。這是否意味著,電動汽車將立即取代所有的公路運輸。石油行業末日是否已經來臨?

“EV恐慌” 為時過早

《巴黎協議》制定的最低目標是使全球變暖速率降低1.5攝氏度。氣候行動追蹤最新報告顯示,若想使該協議目標成為現實,電動汽車需要在2035年前,至少占據全球汽車市場50%的份額。盡管如此,油氣行業也無需對EV發展速度感到恐慌。

油企將輸給EV?別開玩笑了

就EV覆蓋率而言,全球頂級EV運營商統計了2015年第一季度EV注冊數據(包括純電動汽車,還包括使用化學燃料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該數據顯示,全球最大的EV市場在挪威,新車注冊數量達到全球總數的30%;第二為荷蘭,注冊數達5.7%;第三為英國,注冊數為總數的1.2%。

而在其他主要的汽車市場,包括美國、中國、德國以及日本,EV銷售量甚至不抵新車銷售總數的1%。

2010年金融時報曾預測,到2020年,EV在西歐的市場份額將達到9%,美國將接近14%,中國將達到3%。值得一提的是,該預測是在EV產業初期制定的10年計劃。

EV興起 油企末日?

此后,針對EV購買者的鼓勵措施越來越多。汽車制造商努力降低產品價格,并不斷開發新技術延長電池使用壽命。而且,EV的興起能轉變購買者的選擇方向,使更多的人意識到氣候變化的緊迫性。

大家都在猜想,這種購買模式的轉變是否標志著“油氣末日”的開始。實際上,當我們將世界看做一個整體,而不僅僅是開發某一行業時,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會耗費相當長時間。

今年2月,彭博新能源財經的一份報告預計,到2040年,EV將占全球汽車市場35%的份額,遠程電動汽車的平均售價將達到2.2萬美元。而要達到這一目標,汽車行業還需在電池研發及汽車工作效率方面投資數十億美元。到那時,EV的年銷售增長率將達到30%甚至更多。

據彭博社分析,若這種情況真的出現,EV將在2026年左右,取代全球100萬桶/天的原油消耗量,并在2028年取代200萬桶/天。而目前,原油剩余產量為100-200萬桶/天,如此看來,原油在未來幾十年內仍可以屹立不倒。

電動汽車的艱難之路

CAT是由四個研究機構組成的環保組織,該組織對排放全球80%有害氣體的32個國家進行氣候變化追蹤。CAT表示,就算《巴黎協議》實現,傳統內燃機汽車市場也一定會維持至2035年,這就為汽車制造商提供至少20年的時間去考慮是否要將業務全面轉移到EV市場。

油企將輸給EV?別開玩笑了

截至目前,2016年全球新車銷售量已經達到3326.8萬臺,平均每月銷售量在300萬臺左右,預計今年全年新車銷售量將達4500萬臺。即便如此,全球EV銷售量僅占總量的1%。

在30年內,EV市場份額若要從1%增加到50%是相當有挑戰性的。因為它承載著太多假設因素,如政府要投入大量資金來激勵購買者,并建設配套的充電設施;汽車生產商及電池制造商也要推出更加廉價、可靠的產品。而即使以上條件全部實現,全球的購買者——不僅局限于西歐和美國,也要有足夠的資金購買電動汽車。

這樣看來,油氣行業擔心電動汽車崛起及內燃機汽車消亡確實為時過早。

作者/Irina Slav ? ? ? ? 編譯/徐文鳳

英文原文請點擊 (展開/收縮)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站任何文章:

阿佳徐
石油圈認證作者
畢業于黑龍江大學英語口譯專業,具有豐富的翻譯工作經驗。致力于觀察國際油氣行業動態,能夠快速、準確傳遞油氣行業最新資訊,提供豐富的油氣信息,把握行業動向,為國內企業提供專業的資訊服務。(QQ:348418756)
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白丝,国产成本人h动漫无码欧洲,成人无码影片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无码精品网站性色